2022年度泛网部重实验室获奖简报
(以时间先后为序)
1. 牛凯教授等完成的项目“有限码长下高可靠极化编码理论与方法”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该项目针对经典极化码的内在局限,探索发现了高性能的极化码代数编码结构,提高了编译码可靠性,丰富发展了有限码长极化编码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极化码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理论方法和技术基础。
2. 王莉教授等完成的项目“应急管理现场指挥通信保障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该项目围绕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救援中的现场指挥通信重难点问题,突破快速组网与业务自适应可靠通信、稳定低延时协作定位、感知数据增强等关键技术,建立了我国首个现场应急管理通信指挥调度的技术体系,研制了宽窄带自组网、融合通信指挥调度平台等系列设备,显著增强国家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处置高效精准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3. 冯志勇教授等完成的项目“通信电磁空间频谱测量认知分析技术与应用”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该项目针对复杂快变电磁空间频谱高精准、深层次认知开展了研究创新与技术突破,提出“信号与射频指纹特征耦合的频谱认知”新思路,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空间频谱测量仪器,代表中国主导立项ITU-R课题“频谱利用率评估方法”,推动修订了ITU国家频谱管理手册,从标准源头维护了国家和产业利益。
4. 李勇教授等完成的项目“5G无线信道外场模拟与OTA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获得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该项目团队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攻克相关信道建模和复现等全球业界共临技术难题,发明了5G/4G外场信道模拟与OTA高精度重构、TDD系统无线空口动态信道建模等创新方法,自主研发全球最优模拟外场测试系统,以及5G中低频基站、终端、整车和毫米波基站、终端等OTA性能测试系统。
5. 王卫东教授等完成的项目“自主卫星移动通信民用应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应用系统完成了多项技术创新,首次提出“天地融合、通导一体”的系统架构,在用户终端侧融合通信、导航功能,实现了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的集成服务。并创新提出了“星地一体、宽窄互补”的通信体制,实现星地网络全面融合。突破了终端“天地多模、低功耗、小型化”的技术难题。
6. 冯志勇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异构无线网络深度融合理论与方法”入选十三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历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中,遴选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和创新性成果,每5年遴选一次,每个学科仅征集4-5项成果,并进一步经学部优中选优后,编辑成册向国内外发行,已连续出版七部。“十三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资助各类科学基金项目近22万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七)》仅遴选188项入册发布。
7. 冯志勇教授等完成的项目“5G电磁频谱测量与认知系统”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Inventions of Geneva)创办于上世纪的1973年,每年一度(2020年受疫情影响未举办),截止到2022年,已经成功举办了47届展会和2届线上特别展。此大型国际展览由瑞士联邦政府、日内瓦州政府、日内瓦市政府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举办的,也是全球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
8.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颁奖盛典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北京邮电大学张平院士、冯志勇教授团队申报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赋能智慧城市(Joint Communication, Sensing and Computing Enabled Smart City)”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由高校牵头完成的项目代表,从全球近10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领域WSIS Champion冠军奖。
9. 冯志勇教授等完成的项目“通信感知一体化理论与方法”入选中国通信学会十大科技进展。中国信息通信领域重大科技进展的评审旨在把握信息通信领域前沿动态,促进我国信息通信科技创新,鼓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由中国通信学会向相关单位及科技工作者公开征集。成果评审包括推荐、遴选、公示等流程,其中遴选阶段由中国通信学会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经形式审查、初评、终评三个阶段产生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
10. 纪阳教授团队主讲的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获得第二届北京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11. 梁栋老师团队主讲的课程 “Introduction to Electronic Systems/电子系统基础”获得第二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级(及以下)组二等奖。
12. 郭宁雁副研究员参与完成的项目“面向多场景应用的空天通用灵巧时空服务系统研发与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3. 冯志勇教授等完成的“科教产教双循环,构筑生态驱动的信息类学科交叉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获2021年度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14. 赵中原副教授等完成的项目“密集无线网络的云雾化适配处理技术及应用”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突出贡献项目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于2002年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是全国技术市场行业的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在全国技术市场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先进项目,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我国技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突出贡献项目奖是“金桥奖”先进项目表彰的最高级别奖项。
15. 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有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获得企业奖学金;获得BMSB 2022 最佳学生论文奖1项、ICMMT 2022最佳学生论文1项、2022 WCSP 最佳论文奖1项;在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1队3人获得二等奖、6人获得三等奖;在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研究生邀请赛中3队6人获得一等奖、1队2人获得二等奖;在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集征大赛智慧教育专题赛中1队2人获得全国二等奖;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3人获得华北赛区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中2队10人获得一等奖;在第九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1人获得全国优秀奖;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2队10人分获北京赛区二等奖、三等奖;在“青创北京”2022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1队6人获得金奖;在首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1队5人获得百强团队;在Kaggle竞赛HuBMAP + HPA - Hacking the Human Body中1人获得铜牌;另外,还有多人获得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校级优秀研究生奖、北京邮电大学第七届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二等奖等。